顯示具有 小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3種最簡單的薪水分配,讓你快速開始存錢!(下)

 

三、5個帳戶各佔的比例與分配順序


1.生活支出帳戶:60%

生活支出帳戶是用來支付每月的生活開銷,像是房租、房貸費、水電瓦斯、交通費、保險費、信用卡費、吃飯等。

如果無法靠這樣比例的的支出維持生活,請先檢視生活支出是否為「必要的」花費。


2.財務自由帳戶:10%

每個月固定撥10%進到這個帳戶,作為投資用帳戶,做任何投資時都要自己評估風險。


3.長期儲蓄帳戶:10%

每個月存10%在這個帳戶,長期儲蓄帳戶是為了買新車、買3C產品這些大筆花費所用,存到一定金額後,就能拿來購買平常無法支付的大筆花費,如果有貸款在身上的,也是由這個帳戶來支付。


4.教育帳戶:10%

這帳戶的錢是用來投資自己專用,讓自己學習成長。像是買書、進修等等花費,就是從這個帳戶撥款。只有投資自己、學習成長,才能讓收入、被動收入增長,投資自己絕不會吃虧。


5.娛樂帳戶:10%

可以用這筆錢犒賞自己、盡情享樂!帶自己去旅遊、按摩、吃頓好料都可以。

休閒娛樂應該是大家的最愛了,但每月還有剩下餘額時也能在分配至其他帳戶中。


總結:

當然,這些薪水比例並非絕對,可以依每個人情況不同有所調整;不過對於想要規畫投資理財及保險,卻沒有頭緒的人來說,有助於思考自己的收入應該如何分配,至少有個基本的參考方向。但千要要記得定期檢視分配的比例,是否需要重新調整,畢竟人生各階段的生活情況不同,視情況做調整是很必須的!


3種最簡單的薪水分配,讓你快速開始存錢!(中)

 

3.三分之一分配在財務自由帳戶

財務自由帳戶就是投資用帳戶,投資股票、ETF、基金、債券……都是增加被動收入的好方法,每個月將三分之一的薪水轉到「財務自由」的帳戶中,並依照你的投資計劃進行投資。但要了解你買的每樣金融商品是什麼、收益多少、風險又有多少,且只買自己承受得住的風險投資。


如果對投資一無所知,請先花個半年、一年學習財務、投資等金融相關知識,先不要急著把錢投入投資市場,投資是創造現金流,而不是賭博。


如果你的薪水不高,可以先投資自己去學習,增加技能或是學習各種投資工具,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投資自己永遠是最好的投資。





二、631分配法


1.日常開支60 % 

包括個人、家庭、子女之食、衣、住、行、育、樂、稅金、勞健保費等,任何生活開銷與娛樂費用都包括在內,應提撥年收入之 60%其餘作為投資..等用途。


2.投資理財 30 % 

包括常見的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房地產等,任何投資工具包括投資型保單,應提撥年收入之 30 % 分為短、中、長期妥善規劃。


3.風險管理10 %

純保障的保險,每年用 10 % 年收入進行風險規劃,用來保護其餘 90 % 的資產,避免收入中斷或意外的高額支出,造成經濟上的衝擊與負擔過大。


*631比例也可以改成541比例,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


3種最簡單的薪水分配,讓你快速開始存錢!(上)

 每個月想存錢但錢到月底就莫名的花光了,想開始存錢卻不知道要如何分配,以下三種最簡單的薪水分配法介紹給你!!


薪水分配四步驟:


1.了解支出:

還沒記帳過的可以先記帳一個月,大概知道金錢支出後,以記帳那個月的支出坐下個月的預算,知道哪些支出是必須的,哪些支出可調整,現在手有需多好用的APP可以使用,讓記帳更方便


2.做好分配:

知道預算後將每筆開支、薪水依用途做分類,做好分配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3.設立目標:

在月初做好比例的分配,並且設立自己的預算目標,如:生活開銷、儲蓄、娛樂、投資等。


4.檢視:

在月底的時候檢視,每個月是否有依照設定的比例花費,成效如何?在依狀況調整比例,比如生活費是否分配太少?儲蓄比例是否太少?


一、333分配法


1.三分之一分配在基本生活費帳戶

將薪水的三分之一用於生活開銷,生活開銷費留在原本的薪轉戶即可,不須再開新帳戶,雖然生活費只有三分之一是難了點,但也不是做不到,將薪水的三分之一做為目標,減少生活開銷,才有機會累積資產。

2.三分之一分配在儲蓄帳戶

設定發薪日的隔天將薪水的三分之一撥到儲蓄帳戶中,儲蓄帳戶最好跟薪轉帳戶分開,到銀行另外開個儲蓄帳戶,如果生活費不夠,可以挪用儲蓄的三分之一來使用。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四)

五、失能險


失能險」主要為保障因疾病或意外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的保險類別,若未來不幸失能,可理賠的失能保險金、失能生活扶助金,也能夠維持收入中斷後的生活費、自身的看護費用、家庭所需的支出花費等,只是兩者在理賠項目及方式有所差異,失能險的理賠判定,主要會依照失能等級表(分為1-11級共80項),理賠給付方式還會再細分為還本型、終身不還本型、定期型。

 

新鮮人若有預算上的考量,建議按照「預算、可能遇到的風險」來挑選保單,先保近再保遠。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長、高齡化社會來臨,失能險保單也賣得越來越好。


總結:

保險解決的是短期無法被解決的大問題,才會建議大家提前準備,但也因為每個人買保險的順序、預算規劃都不一樣,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保險不是今天買了就一輩子不用調整,尤其是我們新鮮人預算有限的狀況下,一定要搞清楚每個階段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什麼年齡適合買怎麼樣的保險。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預算後再購買保單,避免繳不出錢違約,不僅保險沒保到,還浪費了一筆錢,或是超過自己的能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如果不知道如何規劃也可以直接請保險員幫你規劃保單,在拿回家自己評估。


記得買對最重要,做好正確保險規劃,才能把錢花在實際有需求的地方,需要時才能即時援助。

社會新鮮人必知的7點保險觀念(一)

很多新鮮人出社會後,認為先存錢才是重點,多半優先考慮買儲蓄險。因為沒有急迫性的需求,往往都會想等老了再買保險。

但反而是要提早規劃好,才不怕風險來臨,那投保前又該如何為自己做好保險規劃,並兼顧荷包呢?

買保險可以按照,預算、可能遇到的風險,來挑選保單。若預算不多,終身主約可選擇最低保額,搭配定期險種補足保障缺口。

觀念一:投資跟保險分開

人身四大風險:逝病殘老

1. 死太早:

不小心命喪黃泉,親人卻面臨財務重擔,房貸、車貸、小孩的學費...等。

2.病太重:

一個意外突然沒有收入來源,康復之路很長之外,還有龐大的醫藥費、看護費要支付。

3. 殘太慘:

重殘、失能、失智,需要人長期照顧,不但親勞累,花費更是龐大。

4.活太久:

老了沒能力工作,收入少了或沒收入了,最擔心錢花光了,人卻還活著。


一但意外發生,又沒事前規劃,都會是人生難以承受之重,所以要先考慮自身保障,投資與保險必須分開規劃,錢要花在刀口上。

觀念二:薪資不高,選擇低保費高保障商品


如果剛出社會收入有限,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單,以免繳了錢卻得不到該有的保障,先保近再保遠。可以考慮定期險種,例如:「定期壽險」,具有「高保障、低保費」特性,有一定的保障期限,繳費期滿,契約終止,適合收入不高的社會新鮮人購買。

點擊!!投資房產的4種類型及建築種類快速了解!!(下)

(4)法拍屋:房子被銀行拿來公開拍賣


這些法拍屋由於有問題,所以入手相對便宜。法拍屋會產生最常見情況是欠銀行錢,若連續3個月以上無法如期繳交貸款,銀行就可以向法院拍賣抵押的房屋,來償還債務人積欠的貸款,簡單來說就是被法院拍賣的房屋,簡稱法拍屋。




二、建築的四種類型


建築可以分成四種類型:「公寓」,「華廈」,「大樓」,「透天」。


(1)公寓:

6樓(含)以下之建築物,有複數個所有權人,依法可以不設置電梯,但若裝了電梯,也可稱為電梯公寓。


(2)華廈:

7樓以上,11樓以下之建築物,依法必須設置電梯,業界都稱之為電梯華廈。多數配有停車位,公設比則是大約落在15~25%不等,每個月也必須繳納管理費。由於「屋齡、公設比」都介於「公寓以及大樓之間」,加上電梯、停車位兩大優勢,也讓許多首購族鎖定這樣的產品。


(3)大樓:

12樓以上之建築物,依法必須設置電梯,優點在於屋齡新,但也有不少房仲人員,將所有7樓以上有電梯建築稱為大樓,反正主要就是有電梯。


(4)透天:

6樓(含)以下之建築物,僅有單一所有權人,基本沒設置電梯,也有安裝電梯的透天,應該叫別墅了,此類型房屋在中南部算是主流。


總結:

沒有哪種房型最好,有些人喜歡買透天因為沒有公設,有些人喜歡高樓層風景好,只有自己知道什麼最適合自己。


房地產是什麼?投資房地產必知的4個要點5樣能力!(上)

房地產、不動產是什麼?以下三點讓你快速了解!

房地產由於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又稱不動產,是房產和地產的總稱,通常是指土地或建築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包括住宅、廠房、商業、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種基礎設施,以及所衍生的權利,所有權、支配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等。


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基本上不能脫離土地獨立存在,所以房價與地價往往會合二為一,房產價值和地產價值綜合成為房價,地價隱含在房價之中。


但地產是可以單獨存在的,可以是待開發土地或開發前期土地,也可以是將來建造建築物的配套用地。


1.特殊性

房地產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是由其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房地產有以下五個特殊性:

(1)位置的的固定性,以及不可移動性。

(2)商品長期使用性。

(3)社會生活等因素多樣性。

(4)高額投資性。

(5)保值及增值性。

2.獲利

獲利模式4要點:


(1)購買附近交通及生活機能好的房子。

(2)計算房屋總價,查詢實價登錄,比對附近的租屋行情。

(3)盡量提高貸款成數,降低貸款利率。

(4)計算每個月可以收到的租金,如果大於每月攤提的貸款金額,現金流為正數,持續持有這樣的物件,等待房地產價格上漲賣出賺價差。

 

如果能夠完美的執行這個系統,同樣的就能複製第2棟、第3棟、第4棟。


房地產是什麼?投資房地產必知的4個要點5樣能力!(下)

3.能力

投資房地產需要的5樣能力:


(1)大筆的資金,因為房地產單價很高。

光憑大筆資金這一點,小資族及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想要做房地產投資就有所障礙了,除非與別人合夥,但需要擔心的事情又會更多。

 

(2)和房仲長期配搭,優先保留好物件。

好的物件常常還沒發上平台就已經有人要購買了,如果有長期配搭的房仲,有好物件時就會先報給你知道。

 

(3)精準判斷房地產物件優劣的眼光。

這一點需要經驗,也是投資的房地產的關鍵,但是很困難,房地產和股票不一樣的地方是,同隻股票之間沒有分別,但房地產物件,同一個建商蓋的、同一個地段、樓層、格局都有些許不同,這對買賣的價格及容易程度都會有影響。

 

(4)估價能力。

好的資產在買進的同時就決定了將來的利潤,但是房地產到底要怎麼樣估價呢?又該怎麼議價呢?

除了經驗外,現在有很多課程能夠學習購屋,不知道如何估價或議價時可以考慮課程,說不定差價都能上好幾次課程了。

 

(5)用合理的成本裝潢以及採購家具。

除了房地產本身的成本外,像裝潢、家具、貸款利率、政府的稅率、代書的費用…等,都要仔細計算包含其中。

實際上房地產投資要注意的細項很多,任何投資都不可能保證穩賺不賠,除了了解獲利模式之外,還要注意其中的風險,例如修繕、災害等問題。

 

總結:

想要買到好房投資或自住都需要提前做功課,提前做好功課當遇到價格合理的好物件時才不會錯過。


情侶間的四個理財共識(上)

好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個彼此都有好感的對象,誰也不想因為錢撕破臉,在感情這條路上,面對金錢問題,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是大地雷?

1.溝通

情侶間除了溝通,還是溝通,可以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著手。

例如平時約會的費用要如何分配?同居費用該怎麼分配?


AA制(平均分攤)、輪流付錢還是其中一方要買單?

租金、各種帳單和伙食費該如何分攤?


交往後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溝通好要如何支付約會費用,避免有一方一直付錢,不爽在心又不說出來,變成分手的其中一個因素。


同居後的費用有很多,更應該好好談資金該如何安排。


絕對不要怕談了錢,感情就會不好,也千萬不要覺得你跟我在一起,就應該要懂我,假如不溝通,別人怎麼會懂?

2.觀察對方

每個人對於金錢的觀念有很大的因素是來自原生家庭,可以觀察看看他們家都是如何消費的,甚至透過行為或聊天中就能知道另一半的財務生活及金錢觀。


例如是否常去便利商店?還是寧願跑遠一點去便宜的大賣場?約會都吃餐廳還是路邊攤?代步方式是汽車還是機車?平時的生活方式及愛好?


即使對方不說,都能透過對方的表現觀察出對方的金錢觀,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除了有助於溝通,或許還能找出改變消費習慣的方法及避開對方的金錢地雷。

新手夫妻必知的共同理財3步驟!(上)

 

1. 坐下來溝通彼此的財務觀念

 

許多夫妻用錢觀念不同,該如何理財?

 

婚姻實際上就是兩人的合夥企業,因此雙方必須在各方面,例如身心靈、價值觀、雙方家庭狀況、財務觀念上都要有高度共識,否則就算結婚,婚姻恐怕也難以維持長久。

6點議價技巧幫你買到價格合理的房子(上)

 

五、打折法


買房必須善用”打折法”,大概是實價登錄打7、8、9折,再一點一點加回去,絕對不是漫天亂喊,否則最後不僅談不成,房子還有可能會拱手讓人。若市場交易熱絡,成交價則會偏向較高區間,反之市場低迷,成交價就會偏向較低區間,但打折法並非絕對,仍需參照實價登錄的市場成交行情,因為有些案子特殊,可能開高或貼近市場行情。

就算屋主開價高,或是喊不缺錢都別當一回事,假如真不缺錢就不會拿出來賣,如果屋主愛賣不賣的樣子,你也要擺出愛買不買的態度,買不到就換別間房屋及房仲。


六、黑臉、長輩牌

 

確定要談價格的時候可以帶黑臉去議價,黑臉就是無論再怎麼喜歡、滿意這間房子,覺得它符合了一切需求,還是要去批判,雞蛋裡挑一下骨頭,盡量挑出這間房子的毛病。通常最適合當黑臉的都是長輩,因為長輩多少都有買房經驗又很會砍價,會依照經驗去砍到他心中的成交價,假如長輩又是有贊助的金主,那建商或房仲就知道要長輩點頭才能成交,但要事先與長輩溝通好,知到底大概預算是多少。


總結:

大多數民眾買房看屋時,都會擔心是否買貴沒出道合理價格,很有禮貌地要買不買的,別讓人知道,你到底是要,還是不要,並運用以上的方法,相信能找你到心目中的房子。


購屋不需擔心買錯時間點,只要預算、還款能力行,甚至夠喜歡,就可以試著出價。


6點議價技巧幫你買到價格合理的房子(上)

 想買房卻不知道什麼樣的價格才合理嗎?遇到喜歡的物件卻不知道如何談價格,想買到價格合理的房子,議價策略也很重要。


ㄧ、開價看看就好

廣告經常會寫「XX萬元起」,或是價格被劃掉,這些看看就好,那只是網路宣傳手法,把砍價的空間拉大,故意露出讓你看到,但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底價」,其實都還有很大的議價空間。


 二、公設比 

買新案大樓時,要先把公設彼等坪數去掉後,以「主建物+陽台」能真正使用的部分,作為物件比價的重點,否則有公設比高,就會變成實際買到的房子很小、單價又貴,因為錢都花去買公公設了。 


三、實價登錄


實價登錄行情可大略反映出市場行情平均價。買房前先查詢該房屋附近近一年實價登錄行情,並將同質性產品的成交行情紀錄做比對,計算出平均成交單價區間,若打折法和行情均價兩個算出來的數字是趨近一致的話,就可以當做為出價依據,也可以拿實價登錄的「最低價」去做議價的開口價。


四、銀行鑑價估算貸款

 

買房一定要貸款,可以先請銀行估價,通常銀行估價都比較保守,銀行內部都有自己的鑑價系統,除了區域行情的實價成交價,還會參考屋況、是否有嫌惡設施…等,如果可以買到低於估價的金額,基本上都不會買貴。

 

每家銀行估價的標準都不一樣,可以多參考幾家。


買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各自的優缺點(下)

 

二、新成屋(10年內):


新成屋房價高,如果你的預算足夠,想要房子屋齡新一點,希望有蓋好的成屋可以看,並且可以盡快入住,那麼新成屋就適合你的需求。

不過,現在的新成屋有些行情遠高於銀行的估價,利息也不好談,因此貸款成數不理想,且大多公設比較高,單價較貴。

買新成屋時一定要留意銀行的估價與貸款條件!


新成屋優點: 

1.屋況、採光及隔間都看得見,沒有完工後屋況有落差的問題。

2. 有左右鄰居可以打聽附近社區的狀況。

3. 可以馬上入住了。

4. 房子屋齡不高不需要重新拉水電管線。

5. 前屋主有整修可以減少額外的裝修費。


新成屋缺點:

1. 需要一次拿出來的自備款會多一點

2.房價可能被前屋主墊高了

3. 公設比較高

4. 管理費較貴


三、中古屋(10年以上): 


中古屋公設低,但須留意管線與外牆防水,可以請水電檢查管線,水管、糞管、電線的規格需不需要換掉,如果是屋齡 15 年以上的中古屋,搬進去之前,最好把水電管線重新換過。


要注意前屋主是自住還是純投資,如果前屋主是投資客,買入後重新裝潢立刻又要出售,裝修的施工品質我們無法掌握,如果住進去後發現水電管線有問題,幾乎所有的裝潢都要都要重新打掉重做,且裝潢的成本已加在房價裡,由我們買單。


30年以上的中古屋還要小心買到海砂屋。


中古屋優點: 

1. 因為屋齡房價比較低

2.公共設施比低於新成屋

3. 管理費比較低

4. 可馬上交屋

4.地段性可能會好一點


中古屋缺點: 

1.屋況比較差, 要準備修繕費用,可能需要重新重新裝潢,重拉管線,所需的裝潢費用比較高。

2. 房貸款成數可能比較低。

3. 房價保值性比較弱,跌價空間大。

4. 屋齡比較高之後要轉手不容易。


總結:


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到底要選哪一種買呢?

各有優缺點,所以選擇的方式只要回歸到自己購屋的需求


1. 先衡量自己的買房預算,不要買會讓自己負擔壓力太大的房子。

2..多看,了解自己的需求後,看到喜歡的就下手,等房價下跌可能都被買走了。

3.如果想要買到保值性高的房子,最好選擇交通,生活機能較好的地段。


買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各自的優缺點(上)

 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哪一個比較好?

每一種房子都有它的優缺點,如何選擇還是要看個人的需求。


買預售屋,分期付款可以強迫自己儲蓄,可以慢慢繳頭期款。

買新成屋,眼見為憑,不用擔心搬進去後財發現建材、格局與想像有落差。

買中古公寓,公設比低,同樣的使用坪數在低公設和低單價的前提下,總價幾乎是新大樓的一半。


一、預售屋


頭期款低,但需要學習挑選有信用的好建商、好建案,知道什麼是合理價格。

如果你想要買房子,但沒有立即入住的需求,也不想要馬上揹房貸、支付利息,或是現金只夠付總價的 10% ~ 15% ,就適合買預售屋,但在挑選時相比中古屋和新成屋更難,因為看預售屋時,通常都還沒有蓋好,甚至還沒開始蓋,所以看到的都只有DM和美美的樣品屋可以參考。


預售屋優點:

1. 自備款付得輕鬆一點,因為房子還沒有蓋好,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可以邊繳工程款邊存錢。

2. 建商可能會有合作的銀行,和其他住戶一起合貸,貸款成數可以比較高,利率也可以比較低。

3.可選擇喜愛的方位、樓層。

4. 房子蓋只要簡單裝潢就可以住了。

5. 蓋好之後的價格有可能會再往上漲。



預售屋缺點: 

1. 若建商信用不良,建商落跑、建案無法完工等風險。

2. 建商蓋好了有可能跟當初在賣的時候蓋的不一樣,或交屋之後與想像中有落差。

3.一屋二賣的狀況求償無門。

4. 房價比較貴,因為是賣預期之後蓋好的價格,房價有可能比附近區域高。

5. 無法馬上交屋,需要等待房子蓋好。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三)

 

三、醫療險


針對住院或門診手術支出的醫療費用,幾乎是每個人的基本保單,所理賠的醫療保險金,一般分為「日額型」是按照住院天數給付固定額度,和「實支實付型」在醫院進行必要的自費治療項目時,花多少,保險公司就理賠多少,但要注意限額,並非無上限。


主要保障範圍


住院病房費:理賠住院費用。

住院手術費:理賠住院期間的手術費用。

門診手術:理賠沒有住院,必須進行的門診手術費用。

住院雜費:理賠健保不給付、必須額外自費的醫療耗材費用(實支實付醫療險)。


四、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

重大傷病險」指依據健保重大傷病卡資格(包含癌症),理賠一次性的保險金。若家族有特定疾病或癌症病史,應將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的保單列為投保優先順位。



癌症險」針對初次罹癌理賠一次性的保險金,解決後續自費治療的開銷。


終身型防癌險:因為可以保障終身,所以保費較高。

定期型防癌險:可保障至70~85歲不等,因為無法保障終身,所以保費較低。



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個的名稱很像,很多保戶常常搞不懂它們的差異,其實這3個險種與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是特定疾病等重大或慢性疾病有關。


可以從名稱區別各個險種的認定標準:

重大「疾病」險,以特定的「疾病」。

重大「傷病」險,是否取得「重大傷病卡」做認定。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二)

 

一、壽險


壽險」是大家最常聽到的保單種類之一,萬一投保險人在保險期間不幸身故,這筆理賠費用就可留給家人作為生活費、小孩教育金、房貸車貸、還有自己的喪葬費用等。

 

除此之外,投保壽險時,通常又有「終身」和「定期」之分。 

「終身壽險」的保費通常比較高,買下去就降低其他保單的預算。所以建議新鮮人考慮,繳費期滿契約就終止的「定期壽險」,符合自己的經濟能力,定期壽險保費相對低、保障高,第一年定期壽險保費採用「自然費率」,保費可能逐年調高,費率依照各家壽險公司的保單設計而有所不同,因此每期所繳的保費也不同。。


這類有「身故、全殘及滿期保險金」的壽險保單,在給付保險金時可選擇一次給付或分期給付。


*自然保費:每期繳的保費金額不一樣,、優點是,收入少的年輕人保費負擔也輕;缺點則是,年紀愈大、逝病殘風險愈高,所以保費也愈老愈貴。


平準保費:平準型年輕時多繳,年老時少繳,把繳費期內每一期的自然保費總和,換算成每期都繳一樣金額。


二、意外險


意外險」也叫做「傷害險」,針對「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意外險的理賠都是以意外事故來斷判,主要理賠的項目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住院、意外失能、實支實付、骨折未住院、重大燒燙傷等。但意外險的費率是所有人身相關險種中費率最低的險種,所以可理賠的定義也相對嚴格,挑選保險時最好問清楚,對自己比較有保障。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預算有限,上班通勤又幾乎都是仰賴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騎乘機車,發生意外的風險相對比較大。是這個階段對最需要的險種之一。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一)

 新鮮人保單怎麼規劃?新鮮人買保險,可能會考慮的購買順序?

投保前3步驟:

先檢視自己原有的保障(爸媽早期是否有幫你規劃保單)

公司提供的團體保險內容(險種&保額)

評估自己有哪些可能會遇到的短期風險缺口?


0 - 15 歲:首重醫療險、意外險

這個階段最容易發生的就是疾病或者意外,面對這些疾病、意外,我們可以用醫療險及意外險來處理。

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法律上有規定未滿15歲的小孩,如果有購買壽險,發生事故死亡時,只會返還保費及其利息。


16 - 30 歲: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

新鮮人一開始的薪資可能還不是太高,而且可能也開始要為之後成家立業做準備,所以以「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為主。


31- 50歲:意外險、失能險、重大疾病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壽險

這個時期可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用保險去避免如果自己因為意外無法工作時,還增加家庭經濟壓力。


50 歲以上:重視實支實付醫療險、失能險/失能扶助險、意外傷害險

此階段大部分的家庭小孩都已經濟獨立,年紀慢慢變大,醫療的需求開始增加,這時應該再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是否還有缺口


一般建議投保順序為:

1.定期壽險

2.意外險(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險)

3.實支實付醫療險

4.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

5.定期失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