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保險面面觀&退休規劃好簡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保險面面觀&退休規劃好簡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四)

五、失能險


失能險」主要為保障因疾病或意外而喪失工作、生活能力的保險類別,若未來不幸失能,可理賠的失能保險金、失能生活扶助金,也能夠維持收入中斷後的生活費、自身的看護費用、家庭所需的支出花費等,只是兩者在理賠項目及方式有所差異,失能險的理賠判定,主要會依照失能等級表(分為1-11級共80項),理賠給付方式還會再細分為還本型、終身不還本型、定期型。

 

新鮮人若有預算上的考量,建議按照「預算、可能遇到的風險」來挑選保單,先保近再保遠。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長、高齡化社會來臨,失能險保單也賣得越來越好。


總結:

保險解決的是短期無法被解決的大問題,才會建議大家提前準備,但也因為每個人買保險的順序、預算規劃都不一樣,沒有絕對的正確或錯誤,保險不是今天買了就一輩子不用調整,尤其是我們新鮮人預算有限的狀況下,一定要搞清楚每個階段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什麼年齡適合買怎麼樣的保險。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預算後再購買保單,避免繳不出錢違約,不僅保險沒保到,還浪費了一筆錢,或是超過自己的能力,壓得自己喘不過氣,如果不知道如何規劃也可以直接請保險員幫你規劃保單,在拿回家自己評估。


記得買對最重要,做好正確保險規劃,才能把錢花在實際有需求的地方,需要時才能即時援助。

社會新鮮人必知的7點保險觀念(一)

很多新鮮人出社會後,認為先存錢才是重點,多半優先考慮買儲蓄險。因為沒有急迫性的需求,往往都會想等老了再買保險。

但反而是要提早規劃好,才不怕風險來臨,那投保前又該如何為自己做好保險規劃,並兼顧荷包呢?

買保險可以按照,預算、可能遇到的風險,來挑選保單。若預算不多,終身主約可選擇最低保額,搭配定期險種補足保障缺口。

觀念一:投資跟保險分開

人身四大風險:逝病殘老

1. 死太早:

不小心命喪黃泉,親人卻面臨財務重擔,房貸、車貸、小孩的學費...等。

2.病太重:

一個意外突然沒有收入來源,康復之路很長之外,還有龐大的醫藥費、看護費要支付。

3. 殘太慘:

重殘、失能、失智,需要人長期照顧,不但親勞累,花費更是龐大。

4.活太久:

老了沒能力工作,收入少了或沒收入了,最擔心錢花光了,人卻還活著。


一但意外發生,又沒事前規劃,都會是人生難以承受之重,所以要先考慮自身保障,投資與保險必須分開規劃,錢要花在刀口上。

觀念二:薪資不高,選擇低保費高保障商品


如果剛出社會收入有限,選擇低保費高保障的保單,以免繳了錢卻得不到該有的保障,先保近再保遠。可以考慮定期險種,例如:「定期壽險」,具有「高保障、低保費」特性,有一定的保障期限,繳費期滿,契約終止,適合收入不高的社會新鮮人購買。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三)

 

三、醫療險


針對住院或門診手術支出的醫療費用,幾乎是每個人的基本保單,所理賠的醫療保險金,一般分為「日額型」是按照住院天數給付固定額度,和「實支實付型」在醫院進行必要的自費治療項目時,花多少,保險公司就理賠多少,但要注意限額,並非無上限。


主要保障範圍


住院病房費:理賠住院費用。

住院手術費:理賠住院期間的手術費用。

門診手術:理賠沒有住院,必須進行的門診手術費用。

住院雜費:理賠健保不給付、必須額外自費的醫療耗材費用(實支實付醫療險)。


四、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

重大傷病險」指依據健保重大傷病卡資格(包含癌症),理賠一次性的保險金。若家族有特定疾病或癌症病史,應將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的保單列為投保優先順位。



癌症險」針對初次罹癌理賠一次性的保險金,解決後續自費治療的開銷。


終身型防癌險:因為可以保障終身,所以保費較高。

定期型防癌險:可保障至70~85歲不等,因為無法保障終身,所以保費較低。



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個的名稱很像,很多保戶常常搞不懂它們的差異,其實這3個險種與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是特定疾病等重大或慢性疾病有關。


可以從名稱區別各個險種的認定標準:

重大「疾病」險,以特定的「疾病」。

重大「傷病」險,是否取得「重大傷病卡」做認定。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二)

 

一、壽險


壽險」是大家最常聽到的保單種類之一,萬一投保險人在保險期間不幸身故,這筆理賠費用就可留給家人作為生活費、小孩教育金、房貸車貸、還有自己的喪葬費用等。

 

除此之外,投保壽險時,通常又有「終身」和「定期」之分。 

「終身壽險」的保費通常比較高,買下去就降低其他保單的預算。所以建議新鮮人考慮,繳費期滿契約就終止的「定期壽險」,符合自己的經濟能力,定期壽險保費相對低、保障高,第一年定期壽險保費採用「自然費率」,保費可能逐年調高,費率依照各家壽險公司的保單設計而有所不同,因此每期所繳的保費也不同。。


這類有「身故、全殘及滿期保險金」的壽險保單,在給付保險金時可選擇一次給付或分期給付。


*自然保費:每期繳的保費金額不一樣,、優點是,收入少的年輕人保費負擔也輕;缺點則是,年紀愈大、逝病殘風險愈高,所以保費也愈老愈貴。


平準保費:平準型年輕時多繳,年老時少繳,把繳費期內每一期的自然保費總和,換算成每期都繳一樣金額。


二、意外險


意外險」也叫做「傷害險」,針對「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意外險的理賠都是以意外事故來斷判,主要理賠的項目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住院、意外失能、實支實付、骨折未住院、重大燒燙傷等。但意外險的費率是所有人身相關險種中費率最低的險種,所以可理賠的定義也相對嚴格,挑選保險時最好問清楚,對自己比較有保障。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預算有限,上班通勤又幾乎都是仰賴大眾交通工具或是騎乘機車,發生意外的風險相對比較大。是這個階段對最需要的險種之一。


社會新鮮人規劃保單的5種基本保險(一)

 新鮮人保單怎麼規劃?新鮮人買保險,可能會考慮的購買順序?

投保前3步驟:

先檢視自己原有的保障(爸媽早期是否有幫你規劃保單)

公司提供的團體保險內容(險種&保額)

評估自己有哪些可能會遇到的短期風險缺口?


0 - 15 歲:首重醫療險、意外險

這個階段最容易發生的就是疾病或者意外,面對這些疾病、意外,我們可以用醫療險及意外險來處理。

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法律上有規定未滿15歲的小孩,如果有購買壽險,發生事故死亡時,只會返還保費及其利息。


16 - 30 歲:意外險、醫療險、定期壽險

新鮮人一開始的薪資可能還不是太高,而且可能也開始要為之後成家立業做準備,所以以「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為主。


31- 50歲:意外險、失能險、重大疾病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壽險

這個時期可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用保險去避免如果自己因為意外無法工作時,還增加家庭經濟壓力。


50 歲以上:重視實支實付醫療險、失能險/失能扶助險、意外傷害險

此階段大部分的家庭小孩都已經濟獨立,年紀慢慢變大,醫療的需求開始增加,這時應該再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是否還有缺口


一般建議投保順序為:

1.定期壽險

2.意外險(附加意外傷害醫療險)

3.實支實付醫療險

4.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或癌症險

5.定期失能險


社會新鮮人必知的7點保險觀念(四)

 

觀念七:不保\還本的消耗型


不保本、不還本純保障險的最大特色是低保費、高保障。出事拿的大錢,保障倍數很高。但沒事的話,保費一毛錢也拿不回來,也就是消耗型保單。


至於保/ 還本型,出事當然也拿大錢,沒出事則於滿期或身故時,退回總繳保費,也許加個幾%。保/ 還本型沒事可不時拿些小錢,但為了把你繳的錢還給自己,保費比較貴,而且貴蠻多的。


還本型壽險改造的儲蓄險具有強大的保全資產功能;且未來若回到高利率環境,還本型可在投保當下,就一次鎖定高利率,然後定期領錢、領很久。若不想浪費保費、喜歡確定的保本、厭惡不確定的投資風險,就算保障效率不佳,只要心安仍可考慮還本型。


 


 總結:


進行保險規劃時,重點在「比重配置」,且有兩個大原則須遵循,分別是「保大不保小」是指風險最大的先保,及「保近不保遠」不要去想很遠之後,才會發生的事,重點是不要拖累別人。


買保險時,常有人對於要買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感到疑惑,許多定期壽險保單的承保年齡上限為75歲,不過,75歲會發生的事情,對於年輕人而言,是50年後才需要面對的,若買的是終身壽險,經過50年後,通貨膨脹,就算能領到的給付金額不變,價值也會降低。


 年輕人活動力較高,最大的風險就是意外,所以意外險絕對是必備項目,再來就是醫療需求,因為無論意外或生病,門診、手術,住院期間不能工作,因此,規劃醫療保障時,可考慮實支實付的醫療險。


社會新鮮人必知的7點保險觀念(三)

 

觀念五: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


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價金):

保險公司把你繳的保費扣除附加費用後,剩下的錢用某個利率滾存,準備隨時要理賠給你的錢,就是保價金。保價金遲早都是你的。出險就理賠給你,滿期金或祝壽金的各種名義退給你。也可借出來(保單借款)、用它辦理加減保額、更換險種、減額繳清或展期定期,甚至解約領出來。


解約金(現金價值,Cash Value):

若是保單解約,通常你領到的會比保價金少一些,因為還要扣除解約費用,就是「解約金=保價金- 解約費用」。

如果有積欠的保單借款本息、墊繳保費本息等,要先扣還給保險公司,最後的餘額才是解約金。通常保單愈久,保單的解約費用愈低、甚至歸零,保單都會詳列每一年的解約金,一看便知。


觀念六:預定利率、宣告利率、自然保費、平準保費

傳統壽險和年金險都是用固定不變的預定利率;但利率變動型年金則用可變動的宣告利率。保險公司每年宣告一次,變高、變低或不變都有可能。

除了利變年金,還有利率變動型壽險更特別,同時採用預定和宣告兩個利率。當可變的宣告利率高於固定的預定利率時,就把高出的部分,用現金給付、儲存生息、增額繳清三種回饋金的形式付給你,一般是每月宣告一次。


自然保費:每期繳的保費金額不一樣,不好管理,優點是,收入少的年輕人保費負擔也輕;缺點則是,收入減少的退休族負擔卻愈來愈重年紀愈大、逝病殘風險愈高,所以保費也愈老愈貴。


平準保費:平準型年輕時多繳,年老時少繳,把繳費期內每一期的自然保費總和,換算成每期都繳一樣金額,克服上述缺點。

社會新鮮人必知的7點保險觀念(二)

 

觀念三:保險三角


1.出錢的人:

要保人。因為保費是要保人出的,所以只有要保人才可變更投保條件或解約。

2.出事的人:

被保險人。就是遭到事故的人。

3.拿錢的人:

受益人。領取保險給付的人,由出錢的要保人指定一或多人,及領錢的順位和比例。對於有死亡給付的保單,最好在填完指定的受益人名單後,再在最後一個順位填上「法定繼承人」五個字。


以上保險三要角可能是同一人、兩人、三人甚至更多人。不同的安排對這三者的權益和稅務都有影響,務必跟保險顧問討論清楚。


觀念四:所繳保費不超過年收入一成


保險是轉移風險,獲得保障,不是買越多越好。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也需留意該怎麼用最少的保費,規劃所需保障,假如買了很好的商品,卻繳不起保單導致停效或失效,不僅花了錢還沒了保障。因此建議保費最好不超過年收入的1/10。

 

另外,每月固定支出較多的新鮮人,例如租屋或孝親費,也可選擇「每月1,000元有找」的投保法,將每月保費控制在1,000元以內,這樣才不會壓的自己喘不過氣。


可供參考的「保費可負擔上限公式」,「年紀x1000」計算,意即25歲的年輕人,可將2萬5千元,做為規劃保險時的費用上限。


如果一年保費預算僅有2~3萬元,光是一張終身險可能就把大部分預算佔掉,因此不建議年輕族群第一張保單就規劃終身險種,新鮮人買保險,優先順序不可少,保險除了要買對還要買夠。


武漢肺炎保險公司醫療險賠不賠?保險規畫涵蓋這 4 險種最有保障


Image by Tumisu from Pixabay

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又為人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已將此種「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武漢肺炎全球死亡人數已達813人,受影響國家28國,超過2002-2003年的SARS疫情,當時造成全球774人死亡。

60多歲的理財藍圖 - 20歲到60歲的理財規劃 (五)

65歲是政府明訂的退休年齡,退休並不難,因為不管你要不要,時間到了就得退休,重點是你退休後的日子如不如意,有沒有足夠退休金護航就很重要了。



50多歲的理財藍圖 - 20歲到60歲的理財規劃 (四)

50歲開始的生活型態已經慢慢改變,小孩們可能長大離家讀書或工作了,此時漸漸進入了所謂的「空巢期」,由於少了孩子們的日常開銷,加上過了50歲的老朋友們,開始一窩蜂重視養生,平時消費反而也減少了,還在職場上的就更有機會存下退休準備金。


40多歲的理財藍圖 - 20歲到60歲的理財規劃 (三)

40歲步入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不僅要面對生活壓力疲於奔命,還無法歇下腳步或放棄工作,因為老小的生活需求必須靠自己,以及為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著想。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先做好現階段的財務規劃,並儘早準備存下退休金。


30多歲的理財藍圖 - 20歲到60歲的理財規劃 (二)

30多歲常面臨人生階段性的需求,特別是現在年輕人較晚婚,普遍在30歲後才有小小存款準備步入禮堂。因此許多人在30多歲時同時來到結婚生子、買車買房、升官發財,五子登科的各種重要里程。


勞保要倒了怎麼辦? 勞保老年給付領不到?用3招算出自己要準備多少勞保退休金


很多人擔心自己領不到勞保老年給付,就算能領到恐怕也不足以過日子了。

預估勞保基金再不改革,可能再8年(民國116年/西年2027年)後就會用光。主因其一,勞保基金屬於社會保險,保費收取較便宜 ; 其二,台灣少子化的影響,能支付勞保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領勞保年金的人卻越來越多,長久而言,收支一定短缺,呈現資金接替不上的問題。

20多歲的理財藍圖 - 20歲到60歲的理財規劃 (一)

20歲的小希還在半工半讀時,由於薪轉銀行的ATM就在公司樓下,為了避免自己亂花錢,每次花用只領個幾佰元,只要夠用就好。此舉竟被好友冬冬謂為奇談,更厲害的是在銀行上班的小蘭,一旦需要領現,甚至會大老遠走去自存的銀行,只為了省手續費,畢竟半工半讀薪水不夠,能省則省。
  

投資型保單大揭密,網紅丹妮婊姐嘆:這個錢我不如去買香奈兒



你買過投資型保單嗎了解投資型保單的運作嗎?保險業務說的保證獲利是真的嗎?原本設定的退休規劃有沒有可能變成一場空?

財務無憂是通往自由的基本門票 退休理財趁早 每月5千變千萬


還在苦惱沒有錢可理財?退休金又該如何規畫?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面對高齡化趨勢,退休理財規畫需要從年輕就開始,配合複利效果,每月投資五千元到一萬元,靠自己就能額外為退休準備每月兩萬元現金流。
王儷玲在「二一九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指出,現在大家想退休理財投資大約是四十三歲到四十五歲,到退休前只有約廿年的複利效果,退休金除政府的勞保、勞退之外,勞保又有潛在破產危機,除雇主提撥外、自提部分也有百分之六,可以至少每月存五千元到一萬元,尤其是越年輕的人,可以把複利效果從廿年,增加到卅或卅五年,假設廿五歲開始每月用五千元定期定額投資,以年平均報酬率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來算,退休前就可累積八百萬到一千萬元。

複利公式看似簡單,但要找對方法才能有行動力去執行。以下影片分享了複利6%輕鬆存退休金的方法,而我自己也在今年啟動了這個計畫。



台灣人中壯年才開始存退休金 王儷玲:太晚了


國人平均餘命愈來愈長,退休規劃是最夯的理財議題,不過,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警示,退休理財討論度雖高,但投資人執行力卻不夠積極,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到43歲至45歲以後,才真正開始著手存退休金,王儷玲警示「太晚了」。

王儷玲表示,假設43歲開始存退休金,距離職場退休可能不到20年,不僅得提高每月得存的退休準備金,也壓縮了時間累積的複利效果,更可怕的是,政府的勞保制度又有破產的風險;王儷玲表示,除雇主勞退新制所提撥的退休金外,即使自提6%,在長壽風險下,這樣的準備確實是太少了。

假設退休理財的規畫能提早到30歲、甚至於25歲開始,王儷玲估算,每月只要存5千元,以投報率5%來看,65歲退休就有存1000萬元現金的機會。


選擇靠小套房租金當被動收入退休養老? 銀行「以房養老」適合自己嗎? 還是靠退休金?

一、小套房買來當成退休規劃的被動收入,到底合不合適呢?

擁有小家庭的銘順本身已有自住的房子,為了退休規劃,他在40歲時買進一間東區的小套房,準備當成被動收入。這套房買時只有8年的屋齡,地點也很好,走7分鐘就可以到捷運,他相信65歲退休後靠這房租就可安享天年。但是日復一日,快50歲時發現這套房越來越好不出租了,不僅成交租金越來越低,加上屋齡漸漸大了,水管、冷氣、洗衣機... 維修費用日漸增多,所有電器用品先後都出現問題,損毀折舊狀況層出不窮,常被房客要求修理汰換,簡直不勝其擾只好將所有設備重新購入安置,幾乎全部翻新了一輪,還不包括已漸失流行的老舊裝潢,他開始懷疑,真的能靠房子養老嗎?

保險怎麼買?保險業務你搞得我很亂


大家都有過被推銷保險的經驗
除了知道保險很重要之外你具備保險的正確觀念和知識嗎
你理解並掌握自己的保單內容嗎
在沒有概念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就會被業務給說服,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單
這篇就跟你分享保險入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