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不買房的五個原因?你知道幾個?

你是買房族還是租房族呢?

普遍社會認知買房養老,很多人會背20~30年的房貸,為了讓自己可以在年邁時安心擁有一個會增值的資產。

但是年輕的你下手買房時,是否已經仔細評估過這是一個最有效益的投資呢?買房開銷是一筆蠻大的經費,雖然銀行現在普遍可貸款7~8成,但頭期款也是一筆不小數字,以及後續20~30年每月的貸款負擔,這不是一件眼一閉一咬牙就能做的決定,以五點建議你可以評估看看自己的狀況呦!

1.評估是消費還是資產

如果買房是自住的話,這筆開銷就稱為『消費』,但如果是用來產生正向的現金流的話,則是『資產』。很多有錢人會以資產的概念買房,讓資產可以幫自己賺錢。

2.生活品質比價

在租售屋網站上可以查到,如果每月需付五萬塊房貸的話,相同金額在台北可以租到品質好很多的物件。同樣的價格,可以讓你生活品質更好。

3.價值評估

你可以按照預期目標,自己動筆計算看看。舉例:假如相同品質的物件,租屋每月花費2.5萬房租,買房則需支付5萬房貸,這樣每個月就差2.5萬元的支出差異,如果以一個比較好的投資配置去安排這個2.5萬,每年就有20萬的可規劃的本金。

4.買房與租房的爭論

租房只是幫房東還房貸,這是常有買房族跟租屋族爭論的痛點,但你要評估看看,你還完房貸後,這個房子會陪伴你的老年生活,當你的退休生活步調變慢後,是否還有想住在台北如此步伐緊湊的城市呢?有人會說『房子可以留給小孩』,但這個房屋可能到時屋齡已經很高了,也有很長時間的生活痕跡了,試問看看小孩會想住在這個房子裡嗎?

5.追求感覺與結果

有些人覺得買房會有安全感,會很自由,擁有房子等於擁有幸福跟安定,其實不一定,有些人可能因為房貸生活壓力變大,更積極加班賺錢,或是旁邊換了惡鄰居,但你已經買下去那麼大一筆錢,其實很難說換就換,也是另一種方式壓縮了生活品質。

以上幾點可以幫自己釐清看看需求,希望有幫助到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