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有明確的投資目標:
一艘航行大海的船,如果沒有目標,那麼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是逆風。投資策略的設定也是如此,特別是有幾個因素要考慮:
a. 個人特定財務的目標和用途(購屋頭期款、退休基金)
b. 風險的承受力
c.投資的時程長短
d.其他目標的確認
這幾個因素會影響配置的比例。
二、必要性資產錯誤的比例分配:
關鍵性資產的比例太低。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很多人都會發現,凡事過與不及都不行,但什麼力度才是最恰當的?「力度」是比例或輕重上,也是一個關鍵和火侯之處。投資也是如此,一但目標設定下來,就有關鍵性資產比例高低的設定。對一個即將退休的人而言,股票短期波動劇烈,比例應該要有所調降,但對年輕人而言,資產成長的重要性大於短期的價格波動,這時股票比例就不應該太少。
三、投資太聚焦在短期:
短、中、長期投資目標不同,所需要的策略工具,和看待投資的心態都不同。短期投資要關注資金的穩健性,而長期投資要的是成長性;俗話說,「有一好,沒兩好」,許多人把一個長期才要用的資金管理,卻把眼光聚焦在短期的穩定,結果有了穩定,卻失去了未來的成長,等發現時也經時不我予,錯過了最好的黃金成長期。
四、設定不切實際的投資報酬目標:
資產配置提供了單一股票投資所沒有的相對穩定性,也就是說資產配置因為加了防禦性資產,而這個比例的高低也會影響投資結果,例如,長期績效來說,會低於百分百股票組合的ETF。巴菲特就很清楚他的目標跟期望值的設定。他的遺囑是告訴家人怎麼處理他身後的遺產投資:90%在標普500的股票ETF,10%在現金。這個看似簡單設計,不適合多數人,但是用於巴菲特的情況,因為有足夠現金可以應付短期波動和家人生活所需,但同時又不放棄追求長期股票的高成長報酬。
五、改變資產配置的比例太過頻繁:
資產配置的投資精神和策略,不像單一個股的投資,實在不需要頻頻回首去更動。太短視的交易動作燈會扭曲長期一個好標的設定。
六、資產配置的比例從未更動:
資產比例跟風險承受力有關,風險承受力和年紀、何時動用退休金也有關,適時調整有它的必要性,也就是回歸到風險承受力的適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