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是原子習慣,先來講觀念篇。是由James Clair詹姆斯克里爾所撰寫的。他在高二的時候被棒球擊中了,受了重傷,經過數個月治療後痊癒出院,進入大學的棒球隊卻成為了板凳球員。無法上場,但他卻在重傷後的第6年選為大學裡的最佳運動員,入選全美ESPN的明星陣容,甚至畢業時得到了總統獎章。他是怎麼經歷谷底單轉登上高峰,都因為他善用了原子習慣的力量,原子習慣簡單來說是一套融合認知科學與行為科學的模型。
如果你想要戒除不好的習慣,並如抽煙吃過多的食物,花太多時間追去,或是你想要建立好習慣,例如閱讀書籍,持續的運動定額存錢,還是擁有穩定的農村生活,這套原子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從新的角度來思考,並能更有效的製定改變生物的策略。
什麼是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而且大多時候不用思考的行為或慣例。接著讓我們來認識複利效應。如果每天退步1%,持續一年就會弱化趨近於0,相反的每天都進步1%,持續一年就會進步37倍,重複什麼就得到什麼,時間會放大,成功和失敗之間的差距,也會使餵養他的東西加乘,所以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了我們的盟友,壞習慣會讓時間與我們為敵。
為什麼建立習慣這麼困難呢?因為任何追尋的前期會出現失望之谷,例如如果每天跑步過一個月後,體重都沒有變化,好習慣就很容易被放棄。這樣的狀況我們稱之為停滯期,所以必須突破停滯期。怎麼突破停滯期呢?
第一個顛覆是別管目標,專注於系統就好。
認為如果想要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設定可行但確切的目標。呆伯特的作者是考特亞當斯,卻認為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所以我們要來看重的是這個過程。例如教練的目標是拿下冠軍,系統是徵募球員管理球隊的方式; 經理人的目標是打造百萬美元的業績,系統是測試產品、僱用員工和行銷活動。目標並非不重要,有助於確定方向,但整個過程的系統才是進步的最佳解答,因為贏家和輸家擁有一樣的目標。
每個奧運選手都想要奪金,每個候選人都想要勝選。贏家與輸家的差別不在於目標,在於持續追求小改善的系統,目標達成不過是短暫的改變。靠著你的房間很乾淨。但如果不解決囤物的惡習,就會繼續惡性循環。想要真正改善輸出,必須修正輸入目標限制了快樂。任何目標都隱含這樣的假設,一旦達成目標我就很快樂,但事實上創造了狹義的快樂。認為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就是失敗,系統讓我們學習愛上過程而不是產物,只要一直在運作系統,我們都能夠滿足。
第二個顛覆就是要改變身份的認同。
目標與長期進步,互相矛盾。許多人在達到目標後重新回到就習慣,因為缺乏推動力。我們可以這樣看,設定目標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則持續呆在比賽的狀態,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改變身份認同。為何改變這麼困難?因為我們試圖改變的東西不對。
改變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改變結果
例如減重、出書、奪冠,設定的目標大多在這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改變習慣與系統
例如執行新的健身課程,營造更容易適合閱讀的環境,建立的習慣大多在這個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改變信念
我們的世界觀、自我形象,抱持的假設和信念大多在這個層次。當身份認同改變的時候,我們就會說出不一樣的話,比如有人請你抽煙,你會說「謝謝不用了,我正在戒菸」,還是「謝謝,不用了,我不抽煙」。這樣不同的說法其實已經傳遞了不同的身份認同。
當我們說我不抽煙的時候,就是認同我是一個不抽煙的人。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骯;目標不是存100萬,而是成為理財的人。只要每次都寫一頁,我就是一個作家。改變我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就是改變我所做的事。藍子覺得原子習慣的觀念真是太棒了,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實作篇和藍子一起實際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