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原子習慣-實作篇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的實作篇。前一篇觀念篇,讓我們了解關於習慣的顛覆新知,改變我們就有思維後就要開始來實際操作James提供的習慣養成妙方。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習慣的迴路是從「提示」開始,透過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促使大腦開啟了行為。接著是「渴望」。所有行動後面都有渴望,例如不是不想打開電視,而是想要娛樂放鬆;也不是肚子餓想要喝奶茶,而是想要嚼珍珠舒壓。
再來是「回應」,確實執行的習慣通常以某種行為呈現。最後我們來到「獎賞」,立即的獎賞,會鼓勵我們繼續從事同樣的行為。提示和渴望是問題階段,我們發現有事情需要被改變,回應和獎賞是解決方案的階段,我們採取行動可以達到改變,而且習慣迴路後就能掌握行為。改變四法則,也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建立好習慣。

四個法則分別是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回應讓行動輕而易;,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四法則也讓我們知道如何破除壞習慣,例如讓提示隱藏不見,讓習慣毫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後果令人不滿。

了解行為改變四法則後,讓我們一步步來實際操作吧!

首先是讓提示顯而易見
第一個妙方是習慣記分卡,寫下目前的習慣,讓自己能覺察哪裡需要改進。例如記錄起床後的行為:起床-->關鬧鐘-->滑手機-->去浴室-->量體重-->刷牙-->換衣服-->喝咖啡,根據所記錄的行為給予評比。例如好行為給「+」,不好的行為給「-」,持平的行為給「=」。透過習慣記分卡,我們能更清楚知道哪裡需要被改進。

第二個妙方是執行意向,我會在哪個時間點,在什麼樣的地點做什麼事。例如我想要學習安靜等候,就能清楚寫出來,我會在早上七點,在廚房安靜一分鐘。

第三個妙方是習慣堆疊,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例如每天早上把咖啡倒入杯子後,我會安靜一分鐘。

第四個妙方是設計環境,設計所處的環境讓提示更容易被看見。例如在廚房冰箱貼上,早上七點安靜一分鐘的字條。

接著我們進入到渴望的部分,讓習慣更有吸引力

第一個妙方是誘惑捆綁,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來配對。作者舉例,他有個學生改造健身的自行車,必須踩到某一種速度,才能讓平板播出劇來,也就是用追劇來除掉肥胖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盡情的發揮創意,將喜歡的事情和想要養成的好習慣來綁定。

第二個妙方是加入文化,加入一個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的文化和團體。比如想要解決囤物的惡習,可以加入斷舍離的社團;想要更多下廚烹煮可以加入烹飪的社團;想要成為愛閱讀的人就可以找個讀書會來加入。

第三個妙方是創造儀式,在培養一件困難的習慣前先來做享受的事,可以說是為動機營造儀式。例如想要培養寫作習慣的人,如果喜歡聽音樂,就在寫作前開啟最喜歡的樂曲。

再來我們進入到回應的部分,讓行動輕而易舉

首先我們要有意識到不要停留在啟動的階段,要真實的行動,例如為文章構思20個想法是啟動,真的寫出一篇文章才是行動。第一個妙方是降低阻力,多數自然形成的行為是因為不需要花費心力,像看電視、滑手機。所以我們得讓習慣簡單到沒有意願也能執行。

第二個妙方是打造環境,移除消耗時間與精力的阻力。譬如選一個健身房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

第三個妙方是決定性瞬間,找到決定性的瞬間,並且把它標示出來。例如下班時如果拿起電視遙控器就會成為沙發馬鈴薯,但換上運動鞋就可以去健身,要能掌握這種養成的瞬間。

第四個妙方是兩分鐘法則,讓新的習慣縮減成兩分鐘版本。例如想要養成睡前閱讀習慣,先來睡前讀一。,想折好洗好的衣服,先來折一雙襪子。「入門習慣」將引導我們強化了想要建立的身份,就算只在健身房待兩分鐘,我們就能開始認同自己是一個健身的人。

第五個妙方是習慣自動化,使用科技性來讓習慣自動化,例如想要理財就注冊自動儲蓄計劃,或是調降信用額度。

最後讓我們來了解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

第一個妙方是強化法,讓一項好習慣的結尾有立即獎賞的經驗,就增加了下次重復該行為的可能性。

第二個妙方是習慣追蹤器,讓測量視覺化第一個好處是顯而易見,有記錄進展的人比沒有記錄者更容易改善,有證據也不容易自欺。第二個好處是吸引力激勵進步,提供視覺來證明進步了。第三個好處是滿足,追蹤本身就是獎賞,專注當下所做的。焦點就成為過程,不再是結果。

第三個妙方是不錯過兩次,錯過一次是意外,錯過兩次是另外一個習慣的開始。

最後一個妙方是找個伙伴,找個信任的好友簽署習慣契約,知道有人看著將會是強大的動力。

大家都學到了好多妙招來幫助自己培養的好習慣吧!原子習慣的書裡提供很多精彩有趣的例子,礙於篇幅實在無法一一介紹,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購書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