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屬於哪種類型的人呢?
1. 收入很多,卻存不了錢的人
2. 收入很多,自然而然將多出來的收入存起來的人
3. 收入不多,煩惱存不了錢的人
4. 收入不多,卻能存下錢的人
其實「收入很多,卻存不了錢的人」是最多人的類型,這類型的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太了解自己花多少錢(支出)。
因為這類型的人平均收入較高,常常會有「這些東西我都負擔的起」、「反正可以用信用卡先買後付」的想法,因為負擔的起所以不管需不需要,先買了再說。習慣先以信用卡或綁定的電子錢包結帳,就會多出很多這類「反正付得起」的支出。
反觀收入很少卻能存下錢的人,都會記下每一筆支出,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精準地控制自己的收支。
隨著行動支付的潮流興起,支付方式也跟著多元化,所以現在越來越需要重視、清楚自己花了多少錢,以及為什麼要花這些錢。只要發現這個問題,就能開始存錢,避免自己成為行動支付潮流下的難民。
精打細算 透過三表建立金錢整理習慣
透過「負債比」、「融資比」等指標衡量是否有過多的「呆資產」
製作頻率:每季或半年一次
主要功能:檢討與評估投資組合
製作要領:至少每半年作檢討,如果淨資產停滯不前或減少,代表有問題。
【現金流量表】 - 成為預知危險的警報器
緊盯「期初現金餘額」與「期末現金餘額」兩個數字,如果期末減期初是負數,就要提高警覺。
製作頻率:入不敷出者建議每天或每月製作,一般人一季1次即可。
主要功能:當財務出現異常狀況時,能事先預警。
製作要領:如果現金流量出現負數,以編列預算方式進行開支控管。
【損益表】 - 防漏兼儲水全靠它
把支出區分為「必要」與「非必要」兩大類,有助於節流。
製作頻率:入不敷出者建議每月製作一次,一般人一季1次即可。
主要功能:儲蓄,並找出亂花錢的原因。
製作要領:先把每月的儲蓄目標列為基本支出。
其實理財的目的,並不是要無限的控制支出,而是「有意識的消費 」,有意識控制支出後省下來的錢,可以拿來「 投資自己 」,或是開始「 購入資產 」,重新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
徹底掌握金錢流向後,讓支出變得「透明」與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留在手邊的錢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增加!相信一定能越來越豐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