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不可不知的財務分析(四)獲利能力Ⅰ

 


前面看完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以及管理階層資源利用的效率,接下來到了投資人最關心的公司賺錢能力啦!

相關閱讀:投資人不可不知的財務分析(一)財務結構

                    投資人不可不知的財務分析(二)償債能力

                    投資人不可不知的財務分析(三)經營能力


投資人可以透過下面五個比率來分析公司的獲利能力,前三項較著重於損益結構本身,了解公司獲利組成;而資產/權益報酬率則可以看出投資之後收到的回報較著重資源利用的效率,所以報酬率的部份我們會在次回分享。

當然可以分析的比率不只這些,這裡只挑出幾個大家比較常見及耳熟能詳的部份唷~

(一)、毛利率,  (二)、營業利益率,(三)、稅後純益率,(四)、資產報酬率,以及(五)、權益報酬率


(一)、毛利率=銷貨毛利 / 銷貨淨額

銷貨毛利=銷貨收入-銷貨成本

 銷貨毛利致指銷售收入扣除提供勞務或是銷售的直接成本,在尚未分攤公司的相關費用前,毛利可以看出公司每售出一單位的商品/勞務,可以獲取的利益。故毛利高的公司,獲利能力較好,也較有空間去支應之後的營運費用。

像代工性質的公司,就算該訂單收入很高,但由於相關的製造成本也高,毛利較差,因此通常毛利低的公司就需要較多的數量來拉高整體利益,才能支應起公司營運費用。而創意性質的公司,雖然毛利乍看很好,但就有可能因為高度客製而數量拉不上來,造成整體的營收表現不見得亮眼。因此毛利高/低的公司,都有各自的課題要去努力,在分析的時候千萬不要單以一個比率去斷定一間公司的好壞哦。


(二)、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率 / 銷貨淨額

營業利益=銷貨收入-銷貨成本-營業費用

到了營業利益之後,除了銷售的直接成本還考量了營運的相關費用,包含管理費用、行銷費用及研究發展相關費用。營運公司除了商品本身及相關加工的直接成本之外,一間公司的運作還會存在許多必要的費用,像是辦公室租金、水電費、管理人員的薪津等等,將毛利的部份再扣除營業產生的相關費用,才是銷售出一塊錢真正賺得的利益。該比率也可以看出公司除了直接成本外,營運的相關費用佔據銷售商品利潤有多少,是最能看出這間公司「本業」的獲利能力。


(三)、稅後純益率=稅後淨利 / 銷貨淨額

           稅後淨利=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收益-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

稅後淨利,除了扣除應負擔的所得稅之外,可以發現這裡還加進了公司營業外的收益及費損的部份。

營業外的部份是指與公司本業不相關的部份,例如:投資收益、租金收入、出售不動產收益/費損等。這些雖然與本業無關,但仍屬於公司的損益,亦反應了管理階層資源利用的效益及決策的有效性。


上述三個比率佔在投資的角度當然是愈高愈好,但不妨觀察彼此之間的關係,稅後純益高但營業利益低的話,是不是公司本季有出售不動產或是因為投資收益,這種情況是否為該季特例,未來並無重複發生,對於永續經營有沒有影響,都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又或者毛利很高但在扣除費用後營業利益變的很低,究竟是管理費用太高,還是因為研究發展階段中造成的費用較高,也有不一樣的思考層面。在做獲利分析的時候千萬不要迷思在各項比率高就是好,低就是不好的迷思中,別忘了去評估看看各公司未來的潛力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