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自住前,先了解「裝潢」真的需要花很多錢嗎?

「裝潢」是一門學問,在裝潢之前要先確定幾件事情:房子裝修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自住呢?整層收租?隔套收租?以後是誰要住?人口組成為何?生活習慣?喜歡什麼風格?需要哪些空間機能?哪些家具家電?回答了這些問題,才能開始進行裝潢工程。

一個知名設計網站 DECOmyplace 創辦人演講,他將「裝潢」拆解為「裝修」+「風格」。

所謂「裝修」就是「修繕」等基本工程,舉凡電線、水管、糞管、滲漏水與壁癌處理等皆屬之。至於「風格」,一般設計雜誌上看到的現代風、普普風、鄉村風、簡約風、地中海風等,就是「風格」設計。

他提到,台灣人真的很愛花很多錢裝潢,尤其很愛做隔間牆和櫃子。光是電視櫃、展示櫃、酒櫃就占了客廳的一大半面積。如果將我們的家當成台北市,那麼客廳肯定是最精華的地段,相當於信義計畫區。這麼「貴」的地段,怎麼會讓櫃子占用了這麼大的面積呢?

但「沒有櫃子,要怎麼收納?」

問的好!你確定你家的櫃子都是「收納」用嗎?還是「儲藏」呢?

所謂「收納」,指的是將常用的東西隨手收起來,而「儲藏」則是平常很少用,放在一個地方,要用時才拿出來。

除了電視櫃、展示櫃、酒櫃外,臥房會有大衣櫃,書房會有書櫃,餐廳和廚房還有一排置物櫃,這些櫃子通常都是請木工師傅訂做的,直接固定在牆上。這些訂做的櫥櫃很花錢,而且因為是固定的,如果哪天室內空間配置要做調整,或者下一個屋主不喜歡你的裝潢風格,還要花一大筆錢敲掉重做。

而國外,大部分人喜歡買 DIY 的家具回家使用,如果你有逛過 B&Q 或 IKEA 門市的經驗,就會發現,明明只是幾個家具、家飾的擺設,就能讓整個空間氛圍大不相同。如果客廳和書房想要區隔開來,就用一個書櫃隔開,哪天想改變空間配置,就移動家具就好。看出差異了嗎?歐美的居家裝潢,讓「裝修」與「風格」分開,只要「裝修」的基礎工程做好,「風格」就交給家具、家飾、牆壁顏色等元素決定,不僅費用較低,還可塑造設計感和機動性。

所以,你家真的需要花那麼多錢裝潢嗎?

下次裝潢,不妨好好檢視一下你「裝修」與「風格」的預算基礎工程完成後,多多利用活動家具和佈置打造居家風格,費用更省,而且更有個人的味道呢!



喜歡我的文章嗎?歡迎在下方標籤處點 Ivy Wang 看我其他的相關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