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需要透明的統計與決策的意志

 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日前召開第三次會議,這次會議請來財政部及主計總處報告國家財政及軍公教年金政府經費負擔概況。兩相比較會發現,非僅兩單位的數字有差距,其數字也與近年預算書的內涵有出入,這些數字及定義若不加以明確化,愈報告愈紛亂,年金改革難期有成。
 這次會議,兩單位都提到「軍公教年金政府負擔的經費」,主計總處指出,民國105年軍公教年金各級政府經費負擔3,108億元,其中中央負擔1,698億元,而財政部則指出105年中央政府退撫支出為1,472億元,這與主計總處的數字有些差距,於是財政部表示若加上軍公教保險費214億元,合計1,686億元,惟經此調整兩者仍有12億的差距。
 翻開近年預算書我們更發現,自93年以後的報告會加註:「配合科目調整,國防部有關現職人員各類保險政府提撥經費及退撫儲金政府提撥經費,由原社會保險支出及退撫支出改列國防支出。」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今天的退撫支出並未包括軍人,若要還原軍公教退撫支出,還得自國防支出裡找出這筆經費加回來,由此可知,財政部、主計總處於會中報告的數字仍不完整,有必要重新驗算。
 政府要負擔多少軍公教年金支出?這原是很簡單的問題,卻因為軍公教年金制度複雜,加上預算科目改來改去,才使得外界難以了解政府支出的全貌,從而也讓不少人以為「退撫支出」就是政府負擔的全數,於是看到「退撫支出」占中央政府預算7.5%,便以為軍公教退休金沒有排擠政府預算。豈知在退撫支出之外,還有軍公教保險及列在國防預算下的退撫支出尚未加入,這些都是年金改革最基本的統計,迄今仍如此凌亂,實令人遺憾。
 第三次年金改革會議裡,主計總處報告指我國潛藏負債18兆元,其中屬於軍公教退休金者(含恩給制退休金、退撫基金、軍人保險及公教人員保險給付)高達8兆,對此軍公教代表質疑潛藏負債是汙名化軍公教,反彈甚大,詎料,連前來報告的主計總處代表竟也認同潛藏負債只該納入恩給制的未來負債,而不該納入退撫基金的未來負債,日後會加以檢討。其說法等於否定了預算書上的寫法,何以如此?這位官方代表說:「早在政府未估算之前,外界已將兩者都納入潛藏負債,政府只好把兩者都視為潛藏負債。」這個說法讓人啼笑皆非,試想,若連潛藏負債的認定都如此反覆,相關統計漫無標準,年金改革還能不亂嗎?
 年金改革已開三次會議,絲毫未縮減各方歧見,未來年金改革委員會還會繼續安排銓敘部、教育部、國防部、勞動部、退撫基金等單位報告退休年金現況,可以預見的是,這些會議開得再多,依舊無法取得共識。我們認為這樣的會開到年底,終將一事無成,與其如此,倒不如利用未來幾個月的會議一一確認與年金改革有關的基礎統計,包括此次的潛藏負債、軍公教年金政府經費負擔、軍公教及勞工平均每人退休金、退休者在職期間提撥的退休準備、退休者的所得分配、軍公教及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等等。
 我們日前曾建議,這些與年金有關的統計在確認後都應於每月發布,以讓長期以來模糊的年金統計能更透明化,如此一來,年金改革即可水到渠成,然而由第三次的年金改革會議,財政部與主計總處呈現的數字、定義仍有不少疑義看來,年金改革委員會有必要成立「年金改革統計專案小組」來協調相關統計的編製及發布。
 年金改革統計專案小組的召集人以曾任主計長的現任政委許璋瑤最適合,許璋瑤曾任主計處三局局長、一局局長,博文善記,放眼當今內閣,對預算及統計之熟悉無出其右者,過去幾年更經常發表年金改革、財政紀律相關文章,由其督導年金改革會議的統計工作,並負責編製年金改革統計,實為不二人選。
 年金改革會議原希望透過開會以縮短歧見,但三場會議開下來可以發現,並不容易,回想16年前,民進黨政府為解決核四爭議,也曾廣邀各界代表召開13次的核四再評估委員會議,當時經濟部長林信義表示:「 這個委員會將依專業、客觀、公開、透明、效率的原則,使各界在資訊充份揭露的情形下,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增加民眾對政府重大決策及核能常識更多的瞭解,以贏得民眾對政策的認同。」惟事與願違,13次會議並未縮短兩造歧見,更糟的是,16年來在決策者意志搖擺下,蓋蓋停停,吵吵鬧鬧,我們已付出了龐大的社會成本,開會無濟於事,顯然可知。
 我們認為年金改革成功與否繫於兩件事,一是透明的年金改革統計,其二是決策者的堅定意志,蔡總統若真想做些事,那麼就得好好把握目前高民意支持度的時機,就年金一事銳意改革,速作決斷,否則待來年人氣漸散時再改革,恐為時已晚,時不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