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看懂保單四要訣



2015迎新春,新的一年除了設定目標期望有更好的發展以外,更重要的是花20分鐘把家裡的保單檢視一遍,看看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如果不幸發生意外,能否給家裡一個最大的保護傘。

每到新年總是會接到保險員的貼心提醒今年的保費該繳了,全家每年的保險費就要好幾十萬,把家裡厚厚一疊的保單全部攤開來看,一堆專有名詞跟一堆條款,很多人當場就暈了,其實要搞懂自己的保單很簡單,只要看懂幾個關鍵字並將其分類就一目瞭然了。

一、了解三大類型

所有的保單種類其實很多,各家保險公司的保單名稱都不一樣,但都可以依據生老病死殘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生老、病、死殘」。

二、死看壽險、殘看意外險

整理保單時最好從最高風險的「死、殘」開始,死亡看「壽險」理賠、殘廢看「意外險」理賠。

從澎湖空難、高雄氣報到基隆河墜機的空難,每一位罹難者的壽險保額平均都不到300萬,國人對於壽險保額的額度明顯偏低。

該如何規劃自己應該有的壽險保額,先看家庭成員的狀況,如果是單身,沒有另一半及小孩的問題,那只需要計算要留給父母多少就夠了;如果已經有家庭又有房子,以雙十原則來看,年收入如果是70萬,家庭未來至少十年的經濟不會出問題,那就要有700萬、如果房貸還有500萬,將來給父母的孝養金500萬,至少要有1700萬的壽險保額。

殘的部分就要靠「意外險」來規劃,很多人總是會鐵齒的相信悲劇不會發生在他身上而選擇忽略,即使每天從新聞上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意外悲劇,但千萬別為了省一點保險費而讓意外變成家庭巨大的經濟壓力。

台灣用來計算國人平均死亡率的生命經驗表嚴重落後國際,保費成本比起國外貴了好幾倍,因此許多高知識份子如醫師、會計師或企業家會在國外買壽險,同樣的保費可以買到台灣的好幾倍保額。

如果真的沒辦法出國,可以選擇用定期壽險來提高自己的保額,在國外終身壽險並不流行,因為壽險主要目的是保障自己在工作期間給家裡的保障,到退休後,家裡的貸款已經還清、子女也已經有工作能力,這時過多的壽險對家裡已經不是絕對必要,只是留給家裡一筆遺產。另一方面,定期壽險的保費比終身壽險便宜許多,不過因為佣金率極低,因此保險員幾乎不會主動告知。

至於意外險,其實可以跟產險公司投保或是上網購買,相對會比在保險公司買便宜一點。

三、病看癌症、重疾險

現在台灣的許多基本醫療都已納入健保,因此基本的醫療險不用太多,至於不在健保費範內的「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這兩項就一定要替自己做到最完整的保障。

現在醫療及藥物進步的速度很快,癌症不一定會死亡,但漫長的化療及標靶藥物往往會拖垮一個家庭的經濟,因此額度就相當重要,這時就要問自己,得病後需要多少時間來恢復,如果是三年,就要至少把年收入乘以三。

四、生老看年金與還本

人生中最可悲的是「有錢沒命花」、「有命沒錢花」。現在人對於未來政府退休金破產的疑慮及不信任,寧可自己先規劃好退休金,因此近年來具有「年金」、「還本」的保單越來越盛行,不過這基礎是建立在身體健康時,如果前面兩項都沒規劃好,就買太多還本險,恐怕本末倒置了。

為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或複製文章內容,請與我們聯絡(Email:richjamiechou@gmail.com)
未經同意轉載或複製文章內容,將保留法律追訴權